公共头部
人民城轨App
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 行业动态 > 协会首页
敢为人先,探索轨道交通新技术丨访交控科技董事长郜春海
采编时间: 2020-11-27 23:04:13 来源: 协会采编

怎样用新技术为传统基建赋能,让轨道交通更智能?怎样解决轨道交通信息孤岛的问题,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从而降低成本做大产业规模?怎样用高精尖集成技术代替传统人防,让出行更加安全便捷?这是以郜春海为代表的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交控科技)团队一直在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10年来,在郜春海的带领下,交控科技敢为人先,勇于第一个“吃螃蟹”,成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行业先进技术领域的探索者,推动了多项行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如今,作为智慧城轨的先行者,交控科技将发挥可持续的自主创新优势,勇于攀登一座座技术高峰,为我国乃至全球城轨智慧化发展贡献力量。


采访郜春海时,笔者上了一堂轨道交通行业的大课,有理论前沿,有技术支撑,更有对行业未来的展望思考。多年的高校任教经验、主攻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的经历,使郜春海成为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产学研的佼佼者。


郜春海的身上,充满了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反复提到要紧紧抓住中国轨道交通市场发展不可多得的黄金机遇期,助力中国轨道交通产业走上自主化、智能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国际浪潮中立于领先地位。


自主创新赋能 实现智慧城轨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从1990年至今,中国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数量从3个激增至40多个。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新建轨道交通市场上,中国企业逐渐掌握了越来越多的主动权。


在市场高速增长的同时,城轨正向智能化、智慧化发展,不断满足旅客对于出行体验的新需求。



在今年的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高峰论坛上,交控科技携众多智慧城轨产品及解决方案亮相,集中展示出他们在智慧城轨领域的新成果。


此次展览会上,交控科技重点展示了列车远程瞭望系统,天枢系统,智能列车乘客服务系统,无感改造、互联互通的CBTC系统,以及智慧管理和智慧培训等解决方案,勾画出智能时代城轨运营维护新场景。


让城轨智慧起来的基石是“云”。只有“云化”,才能打破传统的烟囱式数据壁垒,充分释放行业数据金矿的能量。


为了充分挖掘行业智能化潜力,交控科技自主研发智能轨道交通平台——天枢系统,包含城轨云、数据平台、算法集市三大功能模块。其中,城轨云平台以云计算技术为核心,将各专业、各线路资源集约化管理,构建多网域全业务承载的统一基础平台,实现资源弹性扩展、按需分配和集约化管理,大幅降低总体成本。以城轨云平台为基础,依托天枢系统,可以打破传统建设模式下各专业、各线路壁垒,提升资源使用率,同时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数据按需共享。


通过“云”、数据、算法三方面能力的支撑,天枢系统为智慧城轨打造了坚实的基础,为创新应用等提供了无限可能。


基于天枢系统,交控科技推出的智能列车乘客服务系统具备车厢旅客信息服务、车厢状态感知、乘务服务、车站候车引导、远程监控服务五大功能,为旅客及运营人员赋能;从旅客体验出发,精细化响应旅客全出行过程服务需求,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新、多媒体信息一体化发布等先进技术,提高智能化控制水平,从出行终端、车厢状态自动调节等方面为旅客提供更多智能服务。


为了让城轨从业人员更加适应智慧化的未来,交控科技还推出了智慧管理、智慧培训等解决方案,帮助从业者充分利用城轨智慧化能力,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


作为智慧城轨的先行者,交控科技将发挥先发优势,持续自主创新,为我国乃至全球城轨智慧化发展贡献力量。


科技护航安全 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迈向智慧化的同时,交控科技并未弱化对行车安全的重视,反而是将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新技术引入到行车安全保障中,研究制订列车远程瞭望系统及轨道星链系统解决方案,让永不疲惫的“鹰眼”代替人眼,不仅能够提升当下列车行车安全水平,而且能满足未来无人驾驶的行车安全要求。


列车远程瞭望系统如同守护列车安全的“哨兵”,通过采用雷达、视觉等传感器技术,应用深度学习的智能算法,对列车运行前方线路进行主动检测防护,并根据列车运行速度计算安全行进距离,进行超速防护,保证在突发状况下列车行车安全及线路运行效率。目前,列车远程瞭望系统已通过SIL2级安全等级认证,性能方面可实现误报率≤0.01%、漏报率≤0.01%,速度检测误差小于每小时1公里,测距精度1米,最远防护距离300米,完成轨道星链布置后可实现全线监控。轨道星链是列车远程瞭望系统的视距延伸装置,与列车远程瞭望系统车载设备实时互联,实现车轨协同,构建全时空视觉数字地图,无限延伸列车视距,实现全线监控。基于车轨融合的空间占用关系,轨道星链还可以实现列车远离危险源的安全防护。郜春海表示,列车远程瞭望系统和轨道星链不仅能够应用在城轨行业,而且还能应用在铁路领域,双方使用一套系统带来的好处是能够形成共同研发创新的合力。


资源共享 互联互通 服务智能铁路


目前,交控科技的信号系统已经应用于重载铁路。未来,交控科技还将更多地服务于铁路行业,助力智慧铁路和智能高铁的发展。


2019年3月,交控科技与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朔黄重载铁路移动闭塞扩大试验与工程化应用研究项目合同》,提供朔黄铁路既有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移动闭塞工程化改造服务。稳定的LTE无线通信网络和先进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可有效保证重载列车运行安全,并将原有运营间隔缩短到7.3分钟,系统运输能力整体提高34%。


郜春海认为,铁路和城轨具有互联互通的先天优势,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具有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建立标准化的技术体系是关键。“有了技术标准体系,对于企业来说就像有了一个‘中央厨房’,新技术、新产品只是‘中央厨房’的正常迭代。只有标准统一了,才能使产品和技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郜春海说。


虽然从事传统行业,但作为一名学者型企业家,郜春海具有极为开放和兼容并包的思维。采访中,他多次提及:“一定要有开放的心态、开放的思路,勇于尝试新的技术,不要怀疑,拒绝保守,这是交控科技最大的一个特点。”


要想建立一个成熟的、可持续发展的市场,还需要有共享的心态。“任何创新都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其实就是要形成一个产业链条,形成一个健康的生态链,让每个人都发挥作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郜春海说。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未来。郜春海也极为看重用户及市场需求。中国快速扩张的轨道交通市场是最好的奋斗舞台,交控科技充分挖掘市场需求,大力提升技术研发和快速转化产品的能力。郜春海认为交控科技的成功不是决策正确,而是贴近市场需求,不走弯路。


交控科技还研发了智慧车站系统,通过5G通信、北斗卫星定位、综合视频、智能感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站内调车作业智能化、关键设备运维智能化、站区管理智能化;通过监测、传感技术代替人工,有效降低车站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车站作业精确性,保障作业安全。


对于未来,郜春海充满期待,并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如今,世界轨道交通90%的市场都在中国。我们一定要抓住未来10至15年市场建设的大机遇,不断研发、迭代自主技术,为中国成为轨道交通领域的科技创新强国贡献力量。”


企业简介: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015.SH)成立于2009年12月,并于2019年7月成为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公司是国内领先、全生命周期、提供管家式服务的轨道交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BTC技术为核心,专业从事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研发、关键设备的研制、系统集成以及信号系统总承包、维保维护服务及其他相关技术服务等业务。公司为轨道交通提供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全自动运行系统(FAO)、互联互通系统(I-CBTC)、城轨云系统、列车远程瞭望系统等解决方案,涵盖标准制定、理论研究、系统设计、产品研发、智能制造、测试验证、工程实施、培训和运营维护等,从而实现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和保障。


作者杨欣

城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