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鸟
您所在的位置: 人才培养 > 最新动态

采编时间: 2025-06-17 09:37:03    来源: 协会采编

人才培养 | 轨交半月报(第6期)

北京地铁举办第十四届“技安杯”技能竞赛

图源:北京地铁

为深化技能人才战略,聚焦竞赛“技能提升、班组建设、人才选拔”三大核心目标,全面推动公司技能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北京地铁工会、团委联合专业部室组织开展了第十四届“技安杯”乘务员专业、车辆检修工专业职工技能竞赛。经过激烈角逐评选出车辆检修专业、乘务员专业前十名。

点击:阅读原文

(来源:北京地铁)

上海申通地铁举办2025年集团乘务班组长业务能力联动竞赛初赛

2025年上海申通地铁集团乘务班组长业务能力联动竞赛初赛于5月12日至13日进行,共计263人报名参赛,其中职业组232人,交职院学生组31人,初赛参赛率为100%。根据初赛规则,职业组晋级复赛20人,学生组晋级决赛20人。

点击:阅读原文

(来源:上海轨道交通培训中心)

成都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开展“轨道杯”继电器检测维修大赛

图源:成都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近日,成都交通高级技工学校举办“轨道杯”继电器检测维修大赛,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依托网络教学平台随机抽题生成涵盖继电器工作原理的理论知识,全面检验参赛选手的专业理论储备;决赛采用现场实操技能比武的方式进行,全方位考察晋级选手的岗位实操能力。经过决赛的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8名。

点击:阅读原文

(来源:成都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呼和浩特地铁运营公司2025年第三届服务礼仪技能竞赛圆满落幕

图源:呼和浩特地铁

5月16日,呼和浩特地铁运营公司2025年度“以赛提质,以质促形”服务礼仪技能比武火热开赛。通过服务礼仪操、才艺展示、国风文化等环节,尽显参赛选手的礼仪之美。在情景模拟环节,以运营服务中的各类典型问题为背景,将“车站”搬到现场,由参赛小组成员互相配合进行模拟处置。选手们在比拼中找差距,以赛促进服务水平提升。

点击:阅读原文

(来源:呼和浩特地铁)

石家庄轨道开展2025年防汛应急处置技能大比武

图源:石家庄轨道交通

石家庄地铁运营分公司组织开展“2025年防汛应急处置”技能大比武。此次比赛共有7支代表队参赛,采取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理论环节主要考查参赛员工对防汛应急预案、典型倒灌案例、防汛物资管理等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操环节旨在考查员工对防淹挡板、沙袋、吸水膨胀袋、彩条布等防汛设备操作的熟练程度、准确程度以及团队配合协作能力。经过激烈比拼,评选出了团体前三名。

点击:阅读原文

(来源:石家庄轨道交通)

金华市第四届轨道交通青年职工技能比武大赛开幕

5月22日上午,金华市轨道交通青年职工技能比武大赛盛大开幕。大赛为期6天,设置行车调度员、列车司机、车辆检修员等15个工种竞赛项目,吸引全市6家单位329名技能精英同台竞。其中,优胜选手将有机会被授予相关市级荣誉称号。

图源:金华轨道交通

开幕式现场,8名年轻员工与“八婺金匠”项目培养人员举行师徒结对仪式,通过“传帮带”形式传承工匠精神。

赛事设置聚焦实战需求,列车司机需完成手动驾驶与故障应急处置双重考验,行车调度员在仿真环境中处理突发运营事件,值班员则面临ATS系统操作、消防装备快速穿戴等综合技能挑战,全面检验从业人员业务水平与应急能力。

点击:阅读原文

(来源:金华轨道交通)

南宁轨道交通建设青年突击队的奋进征程

南宁轨道交通建设青年突击队,是一支由39名35周岁以下骨干技术人员组成的青年突击队,其中党员及预备党员共16名,占比41%。他们专业技术过硬,高级、中级以上职称17人,占比44%。

图源:南宁轨道建设集团

青年突击队聚焦自治区、南宁市重大项目建设,紧紧围绕南宁市轨道交通建设这一中心工作,持续提升专业素养,不断夯实业务技能。在南宁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后通段建设过程中,青年突击队充分发挥攻坚克难作用,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工作,创新研发了全自动驾驶作业综合管理系统,以及多种监测手段和逻辑连锁控制技术,推动广西轨道交通向智能化、生态化发展。

点击:阅读原文

(来源:南宁轨道建设集团)

浙江轨道集团举办青年突击队评选活动

图源:海宁轨道运营公司

5月14日,浙江轨道集团团委举办“深化改革勇担当、青春奋进正当时”青年突击队评选活动。海宁运营公司团委选送的3支青年突击队从15支队伍中冲出重围,“创智”青年突击队被评为金牌突击队、“铁潮服务”青年突击队及“铁扳手”青年突击队被评为优秀突击队。随后,海宁运营公司“创智”青年突击队围绕创新创效、人才培养进行了心得体会分享。

点击:阅读原文

(来源:海宁轨道运营公司)

北京地铁举办“标准化之星”评选活动

图源:北京地铁

北京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中心近日举办了一场“标准化之星”评选活动。每位员工均依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进行自我评估,并积极向所属班组提交评选申请。评选过程中,评委会对被推荐人的作业标准化录像进行审核,并严格依照评分表对其标准化作业执行情况逐项打分。经过严格评审,共有10名员工荣获“标准化之星”称号。此次活动旨在通过长效激励机制,推动标准化管理体系有效落地,全面提升全员技能水平。

点击:阅读原文

(来源:北京地铁)

苏州地铁举办青年经济主理人项目答辩路演会

5月16日下午,苏州地铁举办“青年经济主理人”项目答辩路演会。本次活动采用项目路演与主题沙龙相结合的方式,66位青年主理人现场展示创新方案,提出了地铁青年经济的新解法。

图源:苏州地铁

在青年团队路演环节,8组主理人围绕“文旅融合、自营业态、新媒体电商、人工智能”四大战略方向呈现创新方案。活动特别设置“广济南大食堂小龙虾”项目分享沙龙,青年主理人纷纷畅想创意营销形式,为广济南大食堂小龙虾提供营销金点子。下一步,轨道集团将逐步完善青年经济项目运作管理机制,全力推动苏州地铁经营转型。

点击:阅读原文

(来源:苏州地铁)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构建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教学新生态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开启“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系列活动月”,活动贯穿整个5月,涵盖主题讲座、专项报告、研讨沙龙、AI赋能教学案例征集等多元形式。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系统构建“AI+教育”新生态,为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教学提供创新方案。

图源: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未来,学校将开展AI+课程与教学资源重构工程;开展产教融合型AI能力图谱建设;进行虚实融合实训平台创新;探索AI+产业学院建设等。

点击:阅读原文

(来源: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低空立体交通工作室”

图源: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5月16日上午,由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的“低空立体交通工作室”揭牌仪式正式举行。低空立体交通工作室的成立,标志着我校在智慧交通领域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工作室将聚焦低空立体交通产业发展需求,深化政校企合作,开发特色课程体系,培养适应产业升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工作室的成立得到了市交通委和公共交通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大力支持。

点击:阅读原文

(来源: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同济大学与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图源:同济大学

5月20日下午,同济大学与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共同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党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公共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联手推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共同推进科研项目转化落地,构建高水平的基础教育贯通培养体系,合作共育共引高水平人才,共建人民城市理念实践示范样本。

点击:阅读原文

(来源:同济大学)

人才强企!各地城轨交通企业培训进行时

智慧、绿色、融合城轨培训:

5月8日,无锡地铁集团组织开展2025年地铁大讲堂第二讲——“DeepSeek赋能企业数智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级管理干部130余人参加学习。培训聚焦大模型DeepSeek赋能企业数智化转型、赋能轨道交通企业高质量发展与精细化提升两大主题,重点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企业经营各板块的应用场景进行了解读,为智慧化地铁和数字化经营的全链条转型发展路径提供了方向。

无锡地铁集团近期还举办了2025年青年技术沙龙,50余名地铁青年齐聚一堂,围绕大模型与企业信息化系统融合、AI赋能地铁智慧建设、巡检机器人效率提升等主题,与内外部专家展开深度对话。

图源:无锡地铁

5月13日下午,金华市市轨道交通集团举办“金轨大讲堂”报告会,聚焦“以DeepSeek为首的大模型技术分享与应用”主题,系统阐述了大模型技术发展脉络、行业趋势及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潜力。通过智能客服、智能运维、低空经济等场景案例,生动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与轨道交通融合的实践路径。

(来源:无锡地铁、金华轨道)

精益管理赋能培训:

武汉地铁运营公司组织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年”专题学习活动,培训内容涵盖转型期安全生产能力提升与挑战应对、设施设备更新改造项目管理、清分算法与客流营销要点、车辆全寿命周期降本策略等。此次系统培训将贯穿全年,采用“专题授课+攻坚研讨+对标学习”的复合培养模式,持续锤炼干部队伍的战略思维、专业素养与创新意识。

合肥轨道集团精心组织开展基层骨干赋能训练营首期班活动。训练营创新采用“选拔-培养-评估”的模式,通过资格审查、部门推荐等程序,从各部门精选骨干人才学员参训。综合运用研学游、案例分析、优秀班组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教学,课程内容涵盖班组建设、心理健康、营销策划、舆情管控等领域。

图源:无锡地铁

无锡地铁建设团队创新推出“青蓝・干将”计划,面向38名后备青年人才启动专项训练营,从管理技能提升、课题研究实践等多维度进行系统培养。近期召开的青蓝筑梦劳模课堂暨建设青年成长论坛上,青年后备人才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融合发展”“智能建造”“新质生产力”“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五大核心课题进行专题汇报,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思路与方案。

(来源:武汉地铁、合肥轨道、无锡地铁)

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培训:

5月13日,北京地铁立水桥站区开展防汛应急演练,设备单位人员、站内公安、执法大队和志愿者代表等40余人共同参与。此次演练模拟车站站外出入口积水和站厅结构渗漏,以及车站电子屏播放有害信息的应急实战场景,以检验防汛应急预案的执行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北京地铁运营二分公司联合机电分公司第二项目部在11号线北辛安站开展防汛及车站跑水应急演练。演练采用“无预演、无脚本”实战模式,参演人员需要在未知条件下自主判断、快速反应。“盲盒式”演练考验了员工的肌肉记忆和决策能力,强化了运营单位与设备单位的深度协同,验证了现有预案的可行性。

5月13日,哈尔滨地铁针对大耿家站1A出入口施工特点,在施工现场开展基坑涌水涌砂专项应急演练。演练由地铁集团建设分公司全程指导,由施工单位组织,监理单位协同参与,有效提升了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应对基坑突发风险的能力。

哈尔滨地铁物业公司组织开展了“理论授课+案例警示+实战演练”深度融合的综合安全演练专项行动,共有40余名安全生产负责人员参与其中。结合办公场景,通过某办公楼因设备未断电引发短路火灾、某高层建筑消防通道堵塞导致疏散困难等真实案例,沉浸式学习与场景化实操,全方位提升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图源:哈尔滨地铁

5月15日,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举办深基坑开挖安全管控专题培训,集团公司相关部室,各参建单位共160余人参加。培训内容涵盖地铁深基坑开挖的安全管控要点、集团公司程序管理要求等,强化了参建单位对地铁深基坑开挖风险点的精准管控能力。

5月15日,贵阳市多部门联合组织开展2025年轨道交通大客流应急演练。演练模拟因地面交通管制导致地铁站点客流瞬时激增的复杂场景,覆盖应急准备、初期处置、响应升级、联动救援四大阶段,展现了“统一指挥、多方联动”的实战效能。

5月16日夜间,济南地铁在1号线方特站开展防汛抗洪应急演练。演练模拟济南市遭遇极端强对流天气,市气象局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围绕信息通报、预警响应、行车调整、区间疏散、积水抽排等实战科目展开,系统检验应急指挥、协调联动、应急处置等关键环节,提升应急队伍实战能力。

(来源:北京地铁、哈尔滨地铁、绍兴轨道、贵阳交运、济南地铁)

卓越师资养成培训:

图源: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企业师资能力提升培训项目顺利开班,助力企业内训师由“实践者”向“教学专家”转型。双方已联合开展大师工作室共建、专业共建、教师挂职锻炼等项目,将围绕共建共享实训基地、联合开发课程及师资双向赋能等方面入手,实现校企互帮互促、共同提升,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来源: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技能提升培训:

沈阳地铁培训分公司将于2025年6月18-20日(沈阳国际展览中心酒店)举办首届“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技术研修班”。本次研修班由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专家授课,聚焦供电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理论+实践+互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助力行业技术骨干提升核心能力,共同探索供电技术发展新路径。

下载文件:

人才培养 | 沈阳地铁首届“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技术研修班”开启报名

北京地铁东四站区开展为期两周的综控员动态考试。采用“理论+实操+应急模拟”三位一体的动态考核体系。考试过程中,站区管理人员现场指导,将综控员在考核中暴露的操作误区转化为针对性教学案例。同时讲解最优处理流程。这种“考中学、学中练”的模式,让每一次考核都成为快速提升的实战课堂。


图源:北京地铁

北京地铁顺义站区组织开展“和顺杯”技能大比武,培训结合实际案例,细致讲解行车专业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流程和受理施工作业的注意要点。通过理论考试,总结员工知识薄弱点。实操环节坚持实战化导向,全体参赛员工全身心投入到故障处置中,锤炼过硬的技术本领。

(来源:人民城轨、北京地铁)



经验分享


深铁建设第二批青年专家小组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基,青年人才更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为加快轨道交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企业科技软实力,深铁建设紧紧围绕技术、节能、经济等重点方向,从各专业领域遴选技术骨干,组建起第二批青年专家型人才建设小组。

5支小组覆盖建设设计、地铁保护、工程经济、绿色减碳、智能运行五大关键领域,依托深铁平台和实际项目,在科研与实战中磨砺技术本领、提升综合素养,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交通体系注入了青春动力。

建设设计专业小组

图源:深铁建设集团

秉持“设计为民”理念,以精细化设计赋能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团队构建起“需求导向+技术引领”双轮驱动模式,持续输出具有深铁特色的设计解决方案。包括:深度调研各大枢纽,在西丽枢纽等项目中充分落实调研成果;专题研究,大幅减少五期工程建设综合管线排布的协调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各类人性化设计和服务残障人士,为轨道交通的设计增添“深圳温度”等。

地铁保护专业小组

聚焦“高密度+高强度”运行环境下的地铁保护策略,攻克初始椭圆度超标成因分析、全生命周期规范衔接、健康度分级控制等难题,制定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指引》企业标准,优化安保区监测方案,实现集团千万元级成本节约。创新制定多维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研发数字化管控平台实现全周期管理升级,形成企业标准体系推动地铁五期工程降本增效,以“数据驱动+标准引领”双擎护航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

工程经济专业小组

创建《轨道交通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市场成本库》,形成涵盖12大类、300余项核心分项工程的动态指标体系,在27号线、29号线应用中实现成本偏差率降低超15%。攻克夜间施工降效系数标定难题,自主研发造价管理平台,完成装配式车站、盾构管片预制等新工艺的成本定额标准编制,填补国内空白。目前,团队正加速五期工程成本库成果转化,同步推进AI造价预测模型研发,构建智能决策中枢系统。

绿色减碳专业小组

图源:深铁建设集团

以“技术迭代+标准输出”双线驱动,率先在国内探索城市轨道交通减碳定额体系,以深铁车辆基地为试点,打造全国首个“零碳标杆”项目。攻克列车牵引系统节能关键技术,在11号线改造中实现12%节电率;研发智能环控系统,发布6项企业标准,空调系统综合能效提升27%-49%,获软件著作权1项;创新搭建轨道交通碳排放测算平台,完成22、25号线土建阶段碳数据采集,填补行业建设期碳管理空白。

智能运行专业小组

开展列车运行系统向智能化升级的部署筹备工作,组织开展了设备统型研究、互联互通研究、车辆共享研究、既有线改造研究、统一概算编制原则研究、列车灵活编组研究、全自动运行成本研究和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等,完成了3号线既有信号系统更新改造,编制了《信号系统更新改造投入运营基本条件(试行)》企业技术标准,为后续设备设施更新改造工作做出积极的探索。

他们用一项项课题成果、一项项实践案例,为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注入持续动能。

点击:阅读原文

(来源:深铁建设集团)



人才供需

滁州、北京、长春、青岛、沈阳等多家单位近期开启招聘工作~

点击链接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