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时间: 2025-11-04 10:52:37 来源: 协会采编
11月1日,第一届城市轨道交通智能乘客服务(票务)研讨会暨第二十届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应用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此次研讨会紧扣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以“智绿融创筑票务,深耕服务迎未来”为主题,会议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交通数智化分会、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32个城市的地铁业主单位、20家设计院和近150家产业链企业参会,共同探索AFC系统升级与乘客服务优化新路径。

锚定“智绿融创”,共绘AFC发展蓝图
11月1日上午,会议主论坛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秘书长黄建伟、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温少表共同主持。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张志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丁树奎、中国信息产业商会秘书长张安安、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力平等领导先后致辞。
张志锋副局长从政策层面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交通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他强调,要坚持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发展方向,将智慧票务作为服务民生、促进循环的重要抓手。
丁树奎副会长强调,本次研讨会是协会“一书一会”机制在AFC领域的实践,当前我国AFC系统国产化率超95%,已具备全球领跑基础,“十五五”期间需以“智绿融创”为核心,聚焦AI应用、鸿蒙适配、网络化重构、服务边界拓展、安检融合五大方向。
张安安秘书长以“三个新”共勉:以“新基建”夯实云边端协同底座,让“票”成为跨领域通用语言;以“新场景”激活价值,将票务数据转化为城市治理与生活圈优化动能;以“新安全”守护信任,嵌入可信计算与国密算法。
黄力平总经理表示,自动售检票系统作为直接服务乘客的前沿窗口,是串联“出行即服务”生态体系的关键环节。他介绍了深圳地铁在智能化方面的多项创新举措,希望传统以代替“人工检票”为目标的AFC系统,向智能化乘客服务平台快速演进,共享经验、共研技术、共定标准。
此外,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荣誉委员邢智明、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交通数智化分会理事长陆斌、深圳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春辉、北京轨道交通路网管理有限公司设备技术检测中心主任张莉等围绕“智绿融创战略与新时代AFC”“鉴往知来·智启新生——同筑AFC基业,共创数智化未来”“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票务系统互联互通探索与实践”“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等主题分享观点,为行业提供前沿思路。
智慧票务塑新生态,
技术架构筑防线,智能运维提质效
下午,三大平行分论坛同步开启,围绕智慧票务、技术架构、智能运维三大核心领域展开深度研讨,精准回应行业实践需求。
智慧票务与服务新生态论坛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黎国清主持,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健、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化管理中心副主任张亦弛、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总部清分系统部拓展室主任黎卓明先后分享行业实践经验;圆桌讨论环节,嘉宾围绕“乘客出行数据*”“无感支付代价”等议题深入交流,为智慧票务平衡“创新”与“普惠”明确方向。
下一代票务技术架构与风险防控论坛由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交通数智化分会专家、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专家周世爽,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交通数智化分会副秘书长、中交(天津)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运管中心副经理吴婷共同主持,深圳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机电设备部AFC高级工程师宫海燕、天津轨道交通线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道强、无锡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车站设备部副部长刘洪义聚焦AFC系统应用与票务创新,分别带来实践经验分享;圆桌讨论聚焦“城轨云AFC架构”“系统韧性”,为技术升级与风险防控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智能运维与智慧化升级论坛由深圳地铁运营集团生产管理中心总经理马羽主持,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管理中心票务管理室主任白云海、武汉十二号线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贺文严、杭州地铁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委员兼市场部部长周晓燕等嘉宾围绕AFC运维转型、设施改造等内容交流经验;圆桌环节针对“数字鸿沟”“既有线更新模式”展开探讨,为运维优化提供多元思路支撑。
作为直接服务乘客的窗口,现在的AFC系统不仅是乘客出行的“第一触点”,更是串联起“出行即服务”生态的关键节点。本次研讨会,正是“一书一会”中对应的“AFC专业的一会”,是为《AFC系统用户需求书(范本)》编制提供实践支持、经验总结和未来展望。
当前“十五五”规划正处于关键擘画与开局阶段,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全面落实“智绿融创”战略,推动 AFC系统向更智能、更绿色、更融合、更自主的方向迈进,为交通强国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