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时间: 2025-08-13 10:58:49 来源: 协会采编
昆明地铁保护区引入无人机自动巡查系统 实现智能化监管升级
—中天路通无人机自动化巡查在昆明地铁投入运行
近年来,随着国家持续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无人机正从单一行业应用向多领域融合拓展,成为提升城市治理效率、强化公共安全保障的重要技术力量。轨道交通保护区作为城市安全管理的重点区域,因其覆盖范围广、沿线环境复杂、作业活动多等特点,传统人工巡查方式面临耗时长、效率低、受天气和地形影响大等问题。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大趋势下,将无人机与智能识别技术深度融合,构建自动化、全天候的巡查体系,已成为轨道交通保护区安全监管的重要方向。
为提升轨道交通保护区安全监管水平,北京中天路通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昆明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在石咀车辆段部署了无人机自动化巡查系统。系统由无人机机巢、智能飞控平台、图像识别平台和数据管理中心组成,通过任务预设、自动起降、全程航线飞行、目标自动识别与预警,实现对保护区重点区域的自动化巡查与实时监控。无人机单次飞行仅需20分钟即可完成半径10公里的地铁保护区巡查任务,大幅提升了巡查效率,为地铁保护区安全监管提供了更加高效和智能的手段。
图1 部署于石咀车辆段楼顶的无人机平台
高空巡查时,目标在画面中的像素占比低,识别精度易受影响。针对这一技术难点,项目团队在算法和数据上进行了多项优化,包括引入改进型特征金字塔网络增强小目标特征保留能力、根据轨道交通保护区常见目标尺寸重新设计锚框提高匹配率、利用注意力机制聚焦关键区域以降低背景干扰,以及通过数据增强与合成扩充训练样本规模,提升了模型在不同角度、光照和天气下的适应性。
图2 算法优化下的小目标识别
该系统的应用弥补了传统人工巡查存在的覆盖盲区和效率不足等问题,拓展了保护区巡查手段,提升了巡查效率。无人机自动巡查与智能识别技术的结合,将为轨道交通保护区的空地一体化、智能化监管提供重要支撑。随着低空经济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模式有望在更多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推广应用,并与应急处置、灾害监测等业务深度融合,推动行业监管水平不断提升。